侵犯商标权多少金额达到刑事案件,侵犯商标权怎么办
在商业活动中,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承载着品牌形象与市场信誉。然而,侵犯商标权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侵犯商标权多少金额会达到刑事案件标准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来说,假冒注册商标罪中,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中,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中,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当发现自身商标权被侵犯时,权利人应积极应对。首先,要做好证据收集工作,固定侵权行为的相关证据,如侵权产品、销售记录、宣传资料等。其次,可以与侵权方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就赔偿事宜进行谈判。若协商不成,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借助行政力量责令侵权方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此外,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若侵权行为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侵权方的刑事责任。
商标权的保护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了解侵犯商标权的刑事标准,掌握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在遭遇侵权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