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侵犯商标专用权,怎么算侵犯商标权
在商业活动蓬勃发展的当下,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其专用权的保护至关重要。那么,究竟如何认定侵犯商标专用权呢?
首先,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无疑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这是最为典型的侵权形式,例如某未经授权的厂商在自己生产的手机上使用与知名品牌完全相同的商标标识,极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误以为是该知名品牌的产品,这严重损害了商标注册人的利益。
其次,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也构成侵权。这里的“近似”包括商标的文字、图形、读音等方面与注册商标相似。比如,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饮料包装和商标与知名品牌极为相似,普通消费者不仔细辨认难以区分,这种行为会借助他人商标的影响力来吸引顾客,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
再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同样属于侵权行为。即使销售者不知道所售商品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权,但只要该商品确实是侵权产品,销售者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除非其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
此外,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以及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等行为,也都在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范畴之内。
商标专用权的认定有着明确且细致的标准,这些标准旨在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商标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企业和经营者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