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的行为包括,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方式
在商业活动日益繁荣的当下,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承载着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然而,商标侵权行为却时有发生,损害了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了解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方式,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企业权益至关重要。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是典型的商标侵权行为。这直接模仿了他人具有识别性的标志,极易导致消费者混淆商品来源,如未经授权在生产的手机上使用苹果公司的“Apple”商标。
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同样构成侵权。此类行为具有一定隐蔽性,但依然可能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联想。例如,市场上出现的与知名品牌“康师傅”包装、名称极为相似的“康帅傅”方便面,误导了众多消费者。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也是常见的侵权行为。一些商家为追求利润,明知所售商品侵权却依然售卖,尽管其并非直接生产者,但这种行为为侵权商品的流通提供了渠道,在侵权链条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是从标识环节对商标权的侵害。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商标标识,使得侵权商品披上“正版”外衣,进一步扰乱市场秩序。
反向假冒行为同样属于商标侵权。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这损害了商标注册人的商品声誉和市场份额。
商标侵权行为多样且复杂,企业应增强商标保护意识,政府和社会也需加强监管与宣传,共同打击商标侵权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商业环境。